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范文精选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1篇

以“社会人”为出发点,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制度分析方法是马克思经济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本质上可被看作是一种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制度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也是特点。他把制度看作一种内生变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逻辑主线阐述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在西方经济学看来,马克思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其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他把非正式制度看作上层建筑范畴,讨论了它们与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没有对非正式制度下过定义,但其对经济伦理、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多项内容,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1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诞生,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形成较晚,它们都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通过劳动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经常具有集体性质的非正式制度。早期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协调集体成员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在原始社会,作为对自然的崇拜和探索,祭祀活动是一种制约、凝聚集体力量的行为。马克思还发现,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发展的前提条件,但非正式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非正式制度有时候会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如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古希腊的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现代资本主义,但其文化繁荣至今令人赞叹。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他看到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对非正式制度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强调非正式制度的反作用,从根本上阐明了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马克思把意识形态这一非正式制度看作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观念的上层建筑”,超越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他还认为道德是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实践中的各种关系。

1.2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把社会制度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现为生产关系并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制度,第二层次是表现为上层建筑并起反作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前者是正式制度,后者包含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政治等正式制度。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但其立足于前者才能发展。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当二者相融的时候,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整合、凝聚、教育、规范等积极作用;否则,非正式制度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1.3非正式制度变迁

马克思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为了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来阐释人类社会变迁的规律和演变走向。他认为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所起的作用不是根本性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承担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组成的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影响到处于不同利益群体的阶级当中,这种矛盾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一般是革命式演变。人的全面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最终目标。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制度变化发展的规律,说明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2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以“经济人”为出发点,以主观效用价值论等为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以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阐述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派,限于篇幅,每个学派仅选择若干个代表人物的思想来介绍。在诺斯以前,已有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但是它们一般被隐含在对制度的研究当中。

2.1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受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等人伦理、美德、仁爱和同情等思想的影响,斯密多次提到非正式制度在国民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他将慎重、勤勉、节约、同情、良心和自爱等看作市场经济秩序不可缺乏的伦理道德基础,认为社会分工是非正式制度演化的结果。马尔萨斯认为人类应该由拥有相同点的习俗和政府来管理。穆勒阐述了习俗、惯例对市场竞争、产品分配和地租的重要影响。韦伯采用历史演绎的方法论,阐述习俗、历史、语言等非正式制度与体制等正式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理论体系中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宗教,认为宗教信仰的虔诚是人们在感性层面的理性选择,可以促进资本主义向前发展。

2.2新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认为经济人是一种脱离现实观念的人,在偏好、制度等既定的前提下,把价格机制作为核心,采用边际替代法、成本收益比较法和均衡分析等方法论研究非正式制度。其中,马歇尔较早意识到社会文化、理想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经济主体,彼此间信任程度较高,有利于实现高度合作,地区经济发展是区域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合作的结果。

2.3制度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2.3.1旧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的批判,该学派主要采用进化论、实用主义哲学和历史主义等方法论,强调“历史演进”,重视资本主义体制内部不同经济集团的利益冲突,看到了技术变化引起的社会、心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演变。作为社会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历史是进化或演进的,受到非经济因素制约的经济制度只是它所依存的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制度理解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等。他认为法律和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思想和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的核心,非正式制度演化成各种制度。非正式制度同正式制度一样,经历多个阶段动态的且不可预期结果的演进。非正式制度不是个体选择,而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源于对人类习惯和本性的考察,他认为经济变迁中以技术和利益集团对抗为主要原因的推动导致不总是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制度变迁,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变迁。作为社会法律学派的创始人,康芒斯认为制度起源于强迫的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他首次区分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用法律这一正式制度的观点来阐释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他认为社会组织由多种交易组成,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三个方面的交易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只能通过法律制度得到解决。虽然注重法律等正式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但是他对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有不少关注。他认为制度可以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指出传统、习俗和惰性等可能制约集体行动,并把美德和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看作制度的关键。他重点探讨了习俗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阐释了集体行动控制力的执行者问题,当执行者改变时,制度变迁随即发生。

2.3.2新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采用制度和技术二分的方法论,艾尔斯的工具价值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认为科学事实指引的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而由过去的态度和信仰指引的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度的消极影响。他认为制度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思想习惯和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人性是人们遵循的非正式制度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非正式制度。各种非正式制度经过演变,会形成固定的文化。这种固定的文化而非成本和收益分析理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他提出技术进步和源于文化、习俗的制度是社会中存在的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前者的影响更加深远。技术发展推动制度变迁,但其中的关键应该是形成一种把技术发展看作经济发展核心的新的思维方式。

2.3.3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机会主义等假设,并以利润最大化、主观效用和博弈论等为理论基础。该学派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构建一个立足经验史实的理论体系,把技术、市场规模、人口和产品等外生变量看作诱因,认为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功利的结果,以此来解释经济绩效。科斯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但诺斯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最多,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产力→技术→分工→经济活动方式→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的思路。非正式制度(或称非正式约束)的概念由诺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指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包含风俗习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等。他认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共同构成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产生和变迁的关键,人们的行为主要受非正式制度制约,非正式制度要和正式制度相容,才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主体是追求财富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正式制度可以直接移植或快速变迁,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具有长期性、渐进性、遗传性等特征,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渐进式的,需要较长时间。因为作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非正式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诺斯认为,非正式制度是路径依赖的主要来源。非正式制度本身以及在其影响下与现有制度依存的既得利益集团总是努力去维持现状,这是路径依赖的两个主要原因。诺斯和凡勃伦都认为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像遗产一样被继承或发展,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解释非正式制度较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便较难变迁的原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诺斯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以经验学习、信念、偏好等非正式制度为桥梁,探讨了认知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力图分析人在面对不确定时进行选择并经常相信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2.3.4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新古典分析框架的限制,诺斯意识到非正式制度的演进性质是制度变迁渐进性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进一步深入研究。格雷夫引入博弈论思想,采用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对诺斯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探讨了文化传统、路径依赖和制度绩效的交互关系,深入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他指出文化传统、家族关系等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演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博弈论视角,青木昌彦模糊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界限,侧重从非正式制度角度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他把制度阐释为参与人自发实施的在策略互动中选择的内生变量,认为参与人集体修正自身的信念,他们的决策反过来也会反作用于制度。他还从理论、实证及政策等层面,阐述了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与法律等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制度在个人选择与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两大理论体系不是对立的,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比如说,二者都立足于现实,发现了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目标都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率的制度。当然,二者之间也有不少差异,下面将选取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3.1比较

3.1.1方法论的比较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逻辑-实证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认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及其经济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动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技术进步,其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逻辑和深度。西方经济学是在假定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对某些表象的、阻碍经济运行的非正式制度进行修正,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预先假设若干既定条件,通过逻辑演绎,不断修正得出的结论,以使其符合现实情况。这种分析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揭示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经济功能发挥的动态、辩证关系,使其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性的不足。

3.1.2非正式制度的本质和起源

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基于经济利益对非正式制度问题展开研究,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看作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对个人物质利益的科学规定与现实分析,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非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受其所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因此,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层次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西方经济学脱离社会现实,把人界定为抽象的、单个的经济人,仅仅偏重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积极追求,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历史演化或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西方经济学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理性选择或历史的演化,其本质是追求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规则或契约等。

3.1.3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基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价值和剩余权均应归属于劳动者拥有;基于边际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等要素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剩余权应归要素所有者或管理者拥有。两个理论体系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和差别。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以此得出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走向。西方经济学把效率和交易费用作为核心概念,认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显得比较肤浅。

3.2启示

3.2.1注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相容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密不可分,互相补充。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是正式制度的基础,但它一般不能替代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存在发展的重要保障,影响和制约着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方向。经过变迁,有些非正式制度会转化为“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有些非正式制度会消失或继续演化。除了“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还有一类是人们有意识地直接设计的“强制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经济发展。当二者相容时,会约束、激励个体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将发挥消极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现实中,正式制度变革一般通过行政或法律等手段较快地强制实现,而非正式制度变革很难同步进行。当旧的非正式制度与新的正式制度并存时可能较难融合甚至互斥,有时候旧的非正式制度甚至会扭曲或抵消新的正式制度带来的收益。所以,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应注重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在强制性的正式制度变革前构建缓冲机制,尽力避免二者不相容时带来的消极影响。

3.2.2积极推动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现实中,人并不总是单单追求利益,还追求在集体或国家中的认同与归属。在其中,非正式制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直接对经济发展起作用,但是更多时候它是通过人在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由于无形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非正式制度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非强制性的渐进式演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有时候会滞后或者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基于人的作用及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时滞和渐进式特点,一般来说,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引导,通过立法、教育和增加投资等途径,促使一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秩序的形成,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推动非正式制度变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提高经济绩效。反过来,生产力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3.2.3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非正式制度广泛存在,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且,其经济功能的发挥一般要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已有的正式制度相容。因包含宗教、习俗、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总是积极的。如中国拥有丰富的非正式制度资源,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习俗、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强调并引导个人对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服从。直至今天,中国特色的非正式制度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凝聚力量、激励个体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占有权力的差异等原因,政治或企业中的“裙带”关系、不当的农村宗亲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挖掘非正式制度的内涵、潜力,注意引导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3.2.4借鉴两大理论体系的科学之处,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差异,马克思比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有千秋。以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为例,马克思侧重宏观动态层面,忽视了微观静态层面,导致其分析框架的现实操作性受到质疑。诺思的研究主要涉及短期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马克思理论的不足。科学地评判、合理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有助于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4结语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2篇

(一)内容多、体系繁杂。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部分主要是解决资源的配置和选择问题,主要有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包括国民经济的决定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整个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较多,而有的章节前后联系不紧密,但是在整个经济学框架内,学生很难从整个经济学框架内把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这门课不好学的一个原因。该课程涉及了微观个体,还有宏观经济等多个理论体系,对教学和学习最大的挑战是,繁杂的体系怎么样通过一条线串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只注重了局问的学习,不能从全局把各个知识体系串起来。

(二)分析工具的数理化

。西方经济学与数学相结合是该门课程的特点,这种结合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假设以及推导,都是建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得逻辑推导更加严密,推导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运用数学模型来讨论经济学问题,可减少不必要的争论。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运用数学模型做定量分析和推导,使得结论更具说服力,最大限度的排除偶然性和表面性。然而,对于地方院校的本科生来说,高等数学和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理论性强于实践性。

自新古典经济学以来,经过凯恩斯革命、预期革命、货币学派等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从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框架来看,其内容体系是非常的庞杂的。不仅涉及到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的假设、构建和推导,各个学派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还涉及到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问题。所以,西方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特别是文科的学生来说,对于枯燥的理论数量推导缺乏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只注重逻辑与理论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而离实际生活较远,不能与现实接轨。

二、西方经济学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材料难选。

当前,国内较为主流的本科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针对一本院校,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属于二本或三本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生源质量同一本院校也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在选择教材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国内教材很多,但适合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很少;国外教材内容翔实,案例较多,但很多案例不能反映国内情况,整体系统性不强。

(二)传统教学方式效果差。

现阶段,国内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效果差。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且繁杂,主要是图表和公式的推导,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占据了整个上课时间,没有给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整个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的问题和不懂的知识点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最终会使得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而整体效果却很差。

(三)实践教学内容少。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主要来源于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宏观部分主要来源于凯恩斯对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思考与总结。这两部分也是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最经典的部分。但经典的理论与现实的前沿经济问题脱节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进一步拉开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因为该课程本身的特征,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系统的实践环节,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在此背景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以及用经济学思维去解决问题。无论选用哪种版本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帮助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概念和基本定理,以及该知识点产生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帮学生厘清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脉络,能够把各个知识点通过脉络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以后的应用时能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学会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不只是讲解知识,更要注意去引导和训练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

(二)处理好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随着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经济学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经济学与数学已经深入结合,数学成为了学习经济学必需的工具。但地方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另外生源质量相比一本院校较低,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一般,让学生将数学作为工具分析经济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针对文科生来说。学生更愿接受定性分析,而排斥定量分析,使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变得空乏。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处理好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十分重要,既不过分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又要发挥数学在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来看,不管数学和经济学结合多么紧密,数学只能是学习经济学的工具,更不会成为经济学。所以,讲一节精彩的西方经济学,不是以高深的数学知识见长,而是以通俗的语言把经济学讲清楚,让学生爱听、能听、听明白。因此,在实际讲课过程中,首先强调运用非数学的语言对西方经济学进行讲解,最大限度地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定理。然后,再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推导和证明经济学问题,重点培养那些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建立数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思维。对于无法避免的数学问题,课堂上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和回顾数学知识,逐步引导到经济学的问题上来。

(三)丰富授课方式。

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中,基本原理的讲授和推导,包括数学推导和图形的推导占据了大量课堂时间。另外,受限于课时安排,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得不压缩学生讨论和训练的时间,导致学生不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带着疑问进入下一节的学习,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当前,高校基本都已经配备多媒体教学,应充分利用PPT,充实课堂内容,把数学推导和图形推导融合到PPT里,特别是图形推导,利用PPT做成动态图形。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生动形象的给学生演示推导过程,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可以节省出板书推导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和训练的时间。通过丰富的课件,来提高讲课效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及定理,并能充分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法是解决途径之一。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定理来解释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生活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运用已学的经济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而最终回归到经济学的一般原则和定理。通过案例教学法,增加学生的感知和深刻理解能力,让经济学变得通俗易懂。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西方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闭卷形式进行,这种标准化试卷的考核方式虽然操作性强,评分标准统一,但这种方式太过单一,不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应该丰富考核方式,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表现,加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不仅采用闭卷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论文等方式,重视考查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开放性和应用性的题目。题目应该紧密结合经济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四、结语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结合目前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学习情况,不难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能及时地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顾名思义,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长久以来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性概括和抽象性描述,所以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是逐渐从国外引入我国高校的教学中的。[1]西方经济学这一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然后逐渐发展起来,到如今,有30多年的历史。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教育部指定的财经类专业需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财经类专业中,都设有这门课程。除了财经类专业,还有很多专业在学习经济学相关理论时需要借助西方经济学来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其在高校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板块,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并且探究在两种角度下市场经济运行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2]在高校授课的过程中,也主要以宏观和微观两大角度为出发点和重点内容,进行系统的知识传递和讲授。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中收录了很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例如,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派、新凯恩斯主义等学派,而这些学派的理论体系在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它们之间各种对立和排斥的理论,也会让学生产生理解方面的困难。除了其理论的丰富性之外,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性特征也十分显著。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其理论中涉及各种经济变量关系的联结,这些存在许多紧密联系的经济数量关系与数学密不可分。所以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需要拥有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够将数学建模思想与经济变量联系起来,用简单的数字和字母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也更加明确和易于观察。西方经济学自身的特点会影响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所以教师要首先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特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与方法训练不平衡

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来说,学生要学习理论,同时也要掌握方法,这样才能在相应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只注重理论的传递而忽视方法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相关实际经验。在现阶段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由于西方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较为庞大,重难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多以理论传递为主。然而如果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方法介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片面的、不够深刻的,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是短暂的。在纯理论的灌输下,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方式是死记硬背,在听课结束后真正的实践中也很难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会逐渐降低。

(二)忽视学生思维和逻辑的构建

对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把握其背后的逻辑,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启用经济学模式的思维来进行解决。但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对理论的传递浮于表面,缺乏启发学生对其深层逻辑的思考,这样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就很难养成经济学的专业素养,也很难正确把握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重要的思维之一是数学思维,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运用逻辑推导、图表、公式等数学工具,可以促进学生经济学的学习。然而,财经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数学的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相关理论时,容易产生对定性分析的兴趣,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数学思维没有得到良好的建立,以及逻辑思维的缺失,学生在经济学中对有关定量分析的问题存在兴趣薄弱和耐性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很好地对复杂抽象的经济问题进行理性分析,这也是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前沿动态理论和非主流学派的理论知识较少

不同的高校所使用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的版本不同,而不同的作者在西方经济学的专著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大多数高校所使用的教材进行研读,发现在内容方面,大多数的教材都以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内容上侧重于新古典综合派的经典理论体系和内容。[3]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经济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一些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新古典综合派之后,也产生了许多较为新颖的非主流学派的理论和前沿的动态研究,但是这些理论并未被编入教科书之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授课时,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就会局限于一些主流学派的理论,也就会以较为狭隘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学,同时对科学的前沿动态不能有比较及时和完整的了解,这也不利于学生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的了解,不能促进学生经济学方面的多元化思维的建立。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特点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现实的经济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时候,除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形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经济学的理论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总结而来,又反作用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践的基础不只是理论,还有相应的思维的指导。通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除此之外,也能够在真实的经济生活中活学活用,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理论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学习,用专业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保障财经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有效落实。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不变地采用理论的讲授方式,而忽视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这也是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除此之外,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学科,与其他专业课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联和共通性。学生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时,要以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局限于课本中理论的讲解,学生很难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引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改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学生将经济学的知识和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最后,由于西方经济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大量的理论讲解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这种课堂形式会存在较为枯燥的问题。学生在对大量的概念、定律、原理等知识的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在这种较为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逐渐降低,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会比较低。综上所述,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是一件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事情,也是一名高校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所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可以促进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对西方经济学而言,其理论的抽象性和实用性是并存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更要指导学生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根据经济学宏微观和宏观的视角和方法,加强对现实的经济状况的分析和判断。[4]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多列举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浅显易懂的经济案例和事实,再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理论学习,可以避免纯理论的枯燥和乏味,同时又能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去寻找一些国内外的经济案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用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经济学的学习和探索中,同时也能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经济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善于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积累案例,进行思考,也能够影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保持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模式,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将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或进一步钻研更加深入的经济学理论时,就能比较灵活和准确地使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会避免学而无用、纸上谈兵的现象出现,这也是财经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丰富教学方式及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有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高校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和优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图文、声音、图像等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让教学的内容更具有具体的表现力,让课堂的氛围更加生动。这种方式也能提高课堂上知识传授的效率,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中,如果能将其抽象的关系用符号表达出来,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解。所以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讲授法的一些不足,并且能够将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与多媒体教学法进行融合,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得到极大程度的体现。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不同理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方式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而且相较于黑板板书,会节省一些时间。另外,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借助黑板板书进行推导或展示,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作用。

(三)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

除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理论知识的实效性,对于一些不符合时代的理论可以适当了解,但对于一些前沿研究,需要逐渐加入课堂中来。[5]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经济学理论的时代特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对前沿动态理论的了解,并且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地巩固自身的理论基础,紧跟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并且及时地了解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并向学生介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高等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的意识,能够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了解到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知识内涵。学生只有对前沿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理解当今时代的经济形势,也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不断强化师资力量

在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极大的影响,无论是从道德品质方面,还是学术水平层面,所以学校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和创新思维,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路人的力量,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知识能力的活动,如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让研究不同方向的经济学教师汇报最新的研究情况,也可以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科学实践活动,为教师创造优良的条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让教师能够有动力进行学术研究,为学校的先进学科的建设打好基础。学校也可以组织学风交流活动、教师技能交流活动等,定期聘请经济学中具有权威的优秀教授进行知识和经验分享。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使大学焕发新的活力,从提升教师的水平出发,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术学风的影响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高校中,有一些教师的年龄比较大,所以教学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也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随着学生群体的变化,现代的学生群体具有较为灵活的思想和多元的价值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所以高校要及时引导教师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前沿知识,能够理解并尊重学生,在此基础上,做好知识的传递和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五、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内容纷繁复杂、流派林立,同时也有许多理论和观念,学生如何才能在学习中准确掌握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如何准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教师要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并能准确把握其背后的深层逻辑,然后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注重将理论与贴切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元清,刘琳,唐红.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1,24(4):85-90.

[2]刘锋.基于经济学思维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作家天地,2021(12):172-173.

[3]田睿.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策略[J].投资与合作,2021(3):157-158.

[4]韩雪飞.本科生《西方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才智,2021(1):52-54.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4篇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1.西方经济学补充并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使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接触新的理论知识,从而有效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和疏漏。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步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参考。

西方经济学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服务,其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等,均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3.深化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只有更好地了解对方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只有在了解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经济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

高校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先入为主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位受到动摇,作用遭到削弱,位置边缘化严重。自1990年以来,国内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逐步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向西方经济学过渡,国内学者不自觉地陷入一系列误区,只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而否定其阶级性,承认其科学性而否定其价值观判断。在对经管类专业高校大学生的调研中,团队共发放5000份调查问卷,回收4908份,回收率为98.16%。当同学们被问及“在你心中占据主要位置的经济学理论学科是什么”时,共有3922人选择西方经济学,比重高达79.91%,而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重要的只有986人,只占到调研主体的20.09%。调查发现在现有大部分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完全采取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判断,阶级性明显。当面对“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选择一个关键词”问题时,有2317人选择了“市场经济”,占到总调查群体的47.21%;选择“社会主义”的为1585人,为总人数的32.29%;选择“中国特色”的人最少,只有1006人。

2.西方价值观抬头。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许多理论的前提假设中排除一切必要排除的因素,且在西方经济学中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群体,即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奉献和贡献社会的,这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它以理性的经济人为假设前提,极力宣扬市场万能论,私有制永存,应最大化减少政府作用等观点,严重背离中国国情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政策。调查中,对人生和职业规划中,有41.54%的大学生选择了考取公务员,只有11.92%的群体选择了自主创业。在选择薪酬与社会贡献方面,选择后者的只有22.37%。表明当代大学生中奉献思想、贡献主义意识淡薄,安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

3.西方经济家崇拜兴起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全盘西化

缺少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介绍而完全肯定西方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科学理论发展方面更是完全剥离。在调研中,面对“请选出你心中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时,面对四个备选选项:亚当•斯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吴敬琏,高鸿业,选择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只有17.36%(高鸿业)和3.26%(吴敬琏),而选择亚当•斯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占据了被调研总体的79.38%。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造成了对西方经济学家的崇拜,从而助长了西方价值观在高校的扩张。

二、经济学教学负面作用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因素

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其老师。高校课堂是高校教学的主要阵地,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学学习观念,即以马克思经济学为主体,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的学习观,由此造成在大学生接触西方经济学初期就在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摇摆不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阶段结束之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根本位置遭到动摇,或无所适从,甚至在教师群体中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二)教材因素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其产生与发展就深深植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土壤中,其主要目标就在于企图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合理性。中国高校现行教材编著内容严谨详尽,但其中对西方经济学阐述中缺少联系我国实际,缺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介绍,缺少我国杰出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而是全盘西化,使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接触到国内实际,未能形成为振兴中国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路径,国内完全意义上的西化教材进入高校课堂应当引起思考,此外,国内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不乏西方著作版本,只经过简单翻译之后就被高校定做必修和重点教材,这同样是导致西方经济学占据主流思想的一个重要缘由。

(三)课程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包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二者同属于必修课程,但是所规定的学时却差别巨大,西方经济学在大学课程中分设两门课程,即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的学时分别可以达到60个,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隶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分支,课程开设只给出15~20个学时。大学课程设置暗示了孰重孰轻,从而又在默认状态下肯定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从而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位置和对于我国的特殊意义。

三、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做好教师工作,尤其是教师的思想工作。必须加固和重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教师思想意识中的主导位置。在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看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高校师资队伍自身思想信仰有偏差,更甚者有的老师自身已经使西方经济学在其意识形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高校应研究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培养,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于日常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多与社会接触,对国情就会更了解,对老百姓的愿望就会更了解,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也会更了解,切实增强身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对西方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2.改革西方经济学教材。

在进入高校通道方面,作为高校经济类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读本,西方经济学课本应当接受审批,之后才可以进入校园作为必修课本。在出版西方经济学教材方面,第一要取精华,去糟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关阶级价值判断性的观点进行取舍,如完全理性经纪人的表述方面要反衬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之处。第二要扩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表述,体现出西方经济学是工具,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才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3.改革课程设置。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适当压缩西方经济学课程时间,扩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时间,在高校师生当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本的基本思想。在高校课程开设方面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细化,分别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马克思经济学作为单独的学科可以很好地与高中时期的课程衔接,而不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是过时的、不适用的经济学的观念。

4.教学方法改革。

西方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探讨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仅是极好的发展机遇,更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重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轻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德国,高职教育不仅有专科、本科和硕士层面,甚至联合培养博士;也不单单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够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研发、优化等。发达的高职教育成就了德国的制造强国,一点也不夸张!因此,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既要抓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抓专业理论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满足当前就业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持续提升和全面发展。显而易见,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全面素养是不可或缺的。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以及专业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理论的支持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在专业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定位模糊、课程地位和作用不被重视,西方经济学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也显得无足轻重。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定位不准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对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准确理解,致使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定位偏低,其地位和作用被弱化

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基本沿用理论和推理的一套做法,授课方式以讲授和练习为主。而高职课程设置标准是根据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显然,目前的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和所培养的能力,在职业岗位上难以体现,其地位和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与其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非常重视基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力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岗位标准匹配起来,主动满足行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作为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很难简单地与职业岗位的技能相匹配,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经常遭遇“课程可有可无,课时可多可少”的尴尬。此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采用模块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但高职西方经济学很难进入模块化教学的设计之中,课时被压缩很难避免,这必然影响到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质量,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缺乏对高职学生基本情况的准确把握,因材施教没有落到实处,致使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欠佳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是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理论性强,加之有大量的数学推导、计算以及配合模型的解释和应用,课程内容较难理解。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数理基础较弱,逻辑推理和分析思考能力远不及本科学生。尽管他们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但面对数理分析和模型,常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此外,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需要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据笔者的抽样调查,清楚表明,高职学生习惯选择记笔记并课后整理、认真观察和思考记忆、认真做作业等学习方法。而课前预习、使用工具书、自学、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关注专业咨询等,很少被采用,而这些方法恰恰有利于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可见,高职学生仍以被动型学习为主。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悟性、举一反三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被动型学习方式致使他们不善于总结,缺乏独立思考以及学习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谈不上触类旁通,因此,在理解经济原理、分析经济现象和讨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大受挫伤,学习效果往往不佳。

二、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法初探

基于以上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思考,笔者在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此做一简要的梳理。

(一)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1.要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其课程培养的能力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体系日益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经历了技能操作型人才,到复合型技能人才,再到目前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等几个阶段,根本目的就是适应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和提高的需求。知识型技能人才就是目前高职院校所要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方面,作为知识工作者,必须自我管理,自主确立目标,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另一方面,不仅掌握技术,而且了解技术背后的理论,适应岗位和技术更新的需求。知识型技能人才要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许多创新都来源于一线生产和作业的灵感,一线技能型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创新力量。

西方经济学教学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个人与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注重研究个体和社会如何管理稀缺资源,包括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通过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来指导个人生活和企业的经营;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风险防范等,在此过程中,分析人们如何权衡利弊和对激励做出反应等。可见,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对知识型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作用不容小视。但是,西方经济学内容面广点多,高职学生完全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且部分内容更偏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确定西方经济学培养目标和能力,以够用为原则,对内容和知识点合理取舍,将知识点和现实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同时,通过知识点的任务设计,促使学生运用知识点解释和讨论经济现象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感。

2.考核评价既要准确衡量,更要激励学生按要求完成课程的培养目标合理的考核评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指标设置得当对于学生完成课程目标有事半功倍之效。比如,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占比;灵活运用课前预习、小组作业、辩论赛、课堂发言、课堂讨论、专题报告或论文等形式,促进学生及时消化所学内容,激励学生更加主动、更有目的、更有效率地完成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考核评价要尽可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对学生总结评价,包括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建设性意见。二是学生自评,以认识自己的优势、不足和潜力。三是组长评价,要客观反映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完成任务和配合情况。最后是组内成员互评,包括参与程度、合作沟通能力、贡献率等。

(二)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采用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高职学生数理基础较为薄弱,社会经验和阅历相对缺乏,在学习和理解西方经济学中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图形以及抽象的现象分析时难度不小。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数学基础知识;导入案例教学,包括中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个体和总体应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成功与失败的实例。案例教学有助于将理论知识点和难懂的模型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既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现实感受,又提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信心和兴趣。一般分为三步实施:

(1)课前准备。提前把相关资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做好准备。各章节讲授的案例在授课前一周印发学生。案例紧扣学习目标,并布置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推荐相关的参考材料,要求学生课前整理成简单的脉络,以便课堂讨论和分享。课前小组交流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加深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增强对知识点的认识,为课程教学提供铺垫。

(2)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系统讲授概念、原理和数学模型推理,并结合课前案例导读,有助于高职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案例分析过程中,针对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步步跟进,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案例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案例所涉及的现实问题,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对接起来。

(3)巩固知识。相关章节讲授结束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当前时事经济热点问题,选取适当的案例,并给出分析思路和查找资料的路径,通过有效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知识点,并检验学生对其掌握的程度,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在课堂上演讲,并当场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现场点评;以及学生根据相关知识自拟题目,完成课程小论文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形式。

2.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它是以任务为出发点,通过小组合作,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带着任务目标主动探究、分享思路、归纳总结,使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更为直观,更易理解。完成任务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效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感的培养,对于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素质十分有效。——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学模块构建和设计。应考虑三个要求:

(一)模块的选择要考虑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成性。

(二)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必须具备可以转化为实践性的任务,适合模块内容的构建。

(三)模块内容构建必须考虑高职学生实际水平,包括认知能力和理解范围。

在教学模块内容(任务)设计方面,每个模块内容都有一一对应的实训任务和课程培养目标。任务的内容和环节设计必须具备实用性、适应性、时代性和趣味性:任务的内容和完成过程的思路与处理方法,贴近现实生活和工作,使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这些经济学知识;任务的操作过程所需要的调研、讨论、合作、分析、计算、报告都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容易产生激励,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内容能反映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让身临其中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乐于迎接挑战的心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每个环节中,这些任务环节的要求参照职场的标准,包括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的质量,让学生尽快适应职场的工作模式和素质要求,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任务内容趣味化,结合一些有趣的案例和事件,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模块和对应任务实施的过程与目标的控制。首先,学生必须明确任务及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任务要有明确的操作指导书,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明确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完成任务的要求、工作流程和方法;任务所要达到的目标,考核重点与评分点。其次,教师对于任务的每个重要环节要把关。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模块任务的内容和难度。同时要对任务中每个环节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把关,主要做法是:每个小组推选一个组长负责督促完成任务,保证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外通过小组合作的束缚和压力参与到实训任务中去。教师对组长工作进行进度和质量把控,在每个重要环节上都要求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任务完成成果,汇报小组的工作进度和每个成员具体工作情况。对于偏离任务目标的小组,教师将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适当引导,使之回归正确方向继续完成任务。最后,尽可能让每位成员有机会代表小组发言、回答同学的问题等,通过此举,教师可以把握每位同学在任务完成中的基本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技能的锤炼以外,夯实专业理论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否则,高职学生的不断提升和持续发展终究是一句空谈,如此下去,也必将影响到高职教育自身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准确理解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真正意涵。

参考文献:

[1]徐小飞.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2):166-168.

友情链接